文章導讀:對于這樣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我們臨床一般的處理原則就是,如果不需要輸血及血小板,應該以中藥治療為主,而可以暫時不管原始細胞比例,臨床實踐告訴我們,化療風險高,有效率相對較低
有患者血常規檢查,白細胞和血小板正常,血紅蛋白輕度下降,有105g/L,是輕度貧血,這其實在老年人不算什么,至少不影響生活質量。
問題的關鍵是外周血發現原始細胞,1%,這已經足夠讓敏感的醫生有理由建議他骨穿。患者很謹慎,很快同意并進行了全套骨穿和活檢檢查,還包括抽取骨髓進行染色體的檢查。大約1個月過去了,所有結果都出來了,骨髓原始細胞6%,考慮診斷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問題來了。可能很多人比較納悶,診斷清楚了,治療不就行了,有什么需要郁悶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診斷清楚之后,對于他現在的情況,其實有些復雜。對于西醫來說,可以進行化療了。但是化療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恢復外周血象,同時降低骨髓的原始細胞。不過這基于一個前提,就是患者目前的僅有輕度貧血的外周血像會進行性下降,不斷下降,甚至需要輸血及血小板。
不過,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常常不走尋常路。臨床觀察發現,有一部分和這位患者同樣情況的患者可能維持目前的血象,很長時間,或者至少暫時還穩定。這段時間可能有3個月到5年不等。這導致醫生在判斷是否需要化療的問題上存在明顯分歧。
所以,中醫中藥在目前患者和醫生患得患失之際,出現的正是時候。一方面,中藥屬于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方式,而且效果尚可;另一方面,不需要因為中藥治療而犧牲目前的比較安全的外周血象和生活質量。中藥治療在這方面安全有效,比較容易接受,因為西醫可能不化療而觀察,就是不用藥治療,這可能喪失早期治療帶來的早期有效率高的機會。
對于這樣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我們臨床一般的處理原則就是,如果不需要輸血及血小板,應該以中藥治療為主,而可以暫時不管原始細胞比例,臨床實踐告訴我們,化療風險高,有效率相對較低,對于年齡在65歲及以上的患者,應該在萬不得已(需要輸血和血小板)的情況下聯合應用化療,而從來不放棄中藥治療。這樣既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又延長患者生存期,還可以把握戰機,在必要的時候不放棄化療,讓所有治療發揮到最好。
http://www.xmlkdq.cn/gusuizengsheng/4015.html以上內容就是關于[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選擇中醫中藥的優勢] 的內容分享;栗建華主任告訴大家,中醫藥治療血液病有著廣闊的資源優勢。數十年來他探索了中醫治療血液病的途徑,經長期臨床研究,發現血液病的致病因素多為“邪毒”所致,如放射線、化學藥品,農藥、病毒、細菌等均為中醫“邪毒”范疇。在大量臨床研究基礎上,他提出“邪毒傷腎”的理論,創立了“解毒透邪、瀉實固本”,以促進骨髓造血功能的治療方法,打破了以往治療該病單一立論的傳統觀點,對不同疾病采取辨證辨病相結合,針對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為中醫治療血液病提供了系統的理論依據和治療法則,臨床上使病情得到了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