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五谷雜糧一般是指粟、豆 、麻、麥、稻。研究表明,五谷雜糧里富含的營養物質更加豐富。同時,五谷雜糧更有利于白血病患者的康復!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五谷雜糧的具體好處吧。
五谷雜糧一般是指粟、豆 、麻、麥、稻。研究表明,五谷雜糧里富含的營養物質更加豐富。同時,五谷雜糧更有利于白血病患者的康復!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五谷雜糧的具體好處吧。
蕎麥
蕎麥含有“蘆丁”, 蘆丁可降低人體血中膽固醇,對血管有保護作用。在喜馬拉雅山南面的尼泊爾人不但大量吃蕎麥面,也吃蕎麥的嫩莖和葉,故當地居民很少患高血壓病。
燕麥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在燕麥里含有亞油酸,每50克燕麥中所含亞油酸相當于10粒“脈通”含量,所以燕麥有抑制膽固醇升高的作用。據報道,美國的一項相關研究證實,每天吃60克燕麥,可使膽固醇平均降低3%。英國的研究成果認為,每天早上喝一碗燕麥粥,可將心臟病死亡率降低6%,燕麥所含的多種酶類有較強的活力,能夠幫助延緩細胞的衰老。
黃豆
黃豆味甘平,可以"逐水脹,除胃中熱痹,傷中淋露。下淤血,散五臟結積內寒"等,是食療佳品。黃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還有卵磷脂、膽鹼及多種維生素。與其它食品比較,只蛋白質一項黃豆比瘦肉多1倍,比雞蛋多2倍,比牛乳多1倍。據研究,黃豆中的皂草苷可延緩人體衰老;黃豆中的卵磷脂可除掉血管壁上的膽固醇;保持血管軟化;黃豆中的抑胰每,對糖尿病有一定療效;黃豆中磷含量可觀,對大腦神經非常有益,神經衰弱及體質虛弱者,常食有益;黃豆中富含的鐵質,對缺鐵性貧血患者,大有補益。
苡米
苡米又稱薏米,其所含蛋白質遠比米、面高,易消化吸收,對減輕胃腸負擔、增強體質有益。中醫認為,苡米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補肺、清熱、利濕的作用。現代研究證明,苡米有抗腫瘤、增強免疫力、降血糖等功效。將苡米與大米煮粥或加入適量冰糖食用,能使腫瘤患者食欲增加、減低放化療的毒副作用。此外,苡米中含有的薏苡素對橫紋肌有抑制作用,可減少皺紋,愛美的人不妨多吃。
高粱
高粱味甘性溫,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小兒消化不良,可取高粱入鍋炒香,去殼磨粉,每次取2~3克調服。但高粱性溫,含有具收斂止瀉作用的鞣酸,便秘者不食用。
大米
大米又名粳米,味甘性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除煩渴的功效。冬天室內暖氣較熱,空氣干燥,早晚喝點大米粥,可以遠離口干舌燥的困擾。特別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的是,大米不同的烹調方法對血糖的影響不同。研究表明,等量大米煮成的干飯比稀飯對血糖的影響小。因此,糖尿病患者早餐進食干飯有利于控制血糖。
小米
小米又名粟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的作用,適用于脾胃虛熱、反胃嘔吐、腹瀉及產后、病后體虛者食用。小米熬粥時上面浮的一層細膩的黏稠物,俗稱為“米油”。中醫認為,米油的營養極為豐富,滋補力最強,有“米油可代參湯”的說法。
小麥
小麥味甘,性平微寒,有健脾益腎、養心安神功效。心煩失眠者可用小麥與大米、大棗一起煮粥服食。此外,麥麩含高膳食纖維,對高脂蛋白血癥、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痔瘡、老年性便秘、結腸癌都有防治作用。
http://www.xmlkdq.cn/manxingbaixuebing/517.html以上內容就是關于[白血病患者飲食上可以食用五谷雜糧嗎?] 的內容分享;栗建華主任告訴大家,中醫藥治療血液病有著廣闊的資源優勢。數十年來他探索了中醫治療血液病的途徑,經長期臨床研究,發現血液病的致病因素多為“邪毒”所致,如放射線、化學藥品,農藥、病毒、細菌等均為中醫“邪毒”范疇。在大量臨床研究基礎上,他提出“邪毒傷腎”的理論,創立了“解毒透邪、瀉實固本”,以促進骨髓造血功能的治療方法,打破了以往治療該病單一立論的傳統觀點,對不同疾病采取辨證辨病相結合,針對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為中醫治療血液病提供了系統的理論依據和治療法則,臨床上使病情得到了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