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貧血,臨床以面色蒼白或萎黃無華、唇甲色淡、困倦無力、氣短頭暈等為主要特征。中醫中沒有貧血,但根據其臨床證候一般可將貧血劃入“血虛”或“虛勞亡血”范疇
貧血,臨床以面色蒼白或萎黃無華、唇甲色淡、困倦無力、氣短頭暈等為主要特征。中醫中沒有貧血,但根據其臨床證候一般可將貧血劃入“血虛”或“虛勞亡血”范疇,而“虛勞”是臟腑虧損、元氣虛弱所致多種慢性疾病的總稱。
食療對于貧血患者來說也是有效的輔助治療方法。
◆肝粥
[功效]補肝,養血明目,適用于氣血虛弱所致的貧血、夜盲癥、目昏眼花等癥。
[配料]豬肝(羊肝、牛肝、雞肝均可)100——150克,大米100克,蔥、姜、油、食鹽各適量。
[制作]將動物肝洗凈切成小塊,與大米、蔥、姜、油、鹽一起入鍋,稍微翻炒2——3分鐘,加水約700克,共煮成粥,待肝熟粥稠即可食用。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趁熱頓食。
◆紅棗黑木耳湯
[功效]清熱補血,適用于貧血患者。
[配料]黑木耳適量,紅棗15個。
[制作]將黑木耳、紅棗用溫水泡發后放入小碗中,加水和適量冰糖,煮熟即可。
[用法]每日服2次,吃木耳、紅棗,喝湯。
◆荔枝干大棗飲
[功效]補氣血,適用于失血性貧血。
[配料]荔枝干、大棗各7枚。
[制作]將荔枝干與大棗共煎水。
[用法]每日服1劑,分2次服。
◆豆腐豬血湯
[功效]補血,適用于產后婦女貧血。
[配料]豆腐250克,豬血(羊血、牛血也可)400克,大棗10枚。
[制作]將大棗洗凈,與豆腐、豬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煮成湯即可。
[用法]飲湯,食棗。15日為1療程。
◆紅棗山藥排骨湯
[功效]滋陰壯陽、益精補血
[原料]山藥、紅棗、排骨。
[調料]蔥段、姜片、鹽、雞精、枸杞。
[做法]①排骨剁小塊洗凈,山藥去皮切滾刀塊;②排骨和山藥分別飛水撈出;③鍋中放清水燒開后放入排骨、蔥段、姜片、紹酒煮30分鐘加入山藥、小棗、鹽、雞精、調味再煮十分鐘出鍋前放入枸杞即可。
[用法]吃排骨、大棗、山藥,喝湯。
選擇食療應在醫生指導建議下選擇。
http://www.xmlkdq.cn/pinxueyupida/2437.html以上內容就是關于[貧血的食療有哪些?] 的內容分享;栗建華主任告訴大家,中醫藥治療血液病有著廣闊的資源優勢。數十年來他探索了中醫治療血液病的途徑,經長期臨床研究,發現血液病的致病因素多為“邪毒”所致,如放射線、化學藥品,農藥、病毒、細菌等均為中醫“邪毒”范疇。在大量臨床研究基礎上,他提出“邪毒傷腎”的理論,創立了“解毒透邪、瀉實固本”,以促進骨髓造血功能的治療方法,打破了以往治療該病單一立論的傳統觀點,對不同疾病采取辨證辨病相結合,針對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為中醫治療血液病提供了系統的理論依據和治療法則,臨床上使病情得到了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