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急性再障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血虛、出血和外感發熱三方面。三者當中血虛是本,出血和發熱是標。治療時,在一般情況下血虛是主要矛盾,應重點治療。一旦出現嚴重的出血和發熱,則矛盾轉化,治療的重點應放在出血和感染上。血虛的治療,須按中醫辨證分型進行治療。
急性再障臨床發病急,貧血呈進行性加重,常伴有嚴重感染及內臟出血。外周血血紅蛋白下降速度快。
那么它有哪些癥狀呢?它的治療又是怎樣的呢?
急性再障的癥狀
1、急性再障早期癥狀主要為血小板和粒細胞嚴重缺乏而引起的出血和感染,嚴重貧血的癥狀出現稍遲。
2、出血嚴重,除皮膚、粘膜出血外,常有內臟出血,如嘔吐、便血、尿血、子宮出血、眼底出血及顱內出血,其中顱內出血常常是導致本病死亡的原因。發熱及感染嚴重,體溫常在39℃以上,除呼吸道和口腔感染外,也可有肺炎、蜂窩組織炎、皮膚化膿性感染及敗血癥等。感染與出血可互相影響,感染是本病死亡的另一原因。
3、起病大多急驟,發病后病情迅速惡化,病程短。
4、多見于兒童和青壯年,男性多于女性。臨床檢查發現,急性型再障的臨床體征表現為貧血面容,瞼結膜及甲床蒼白。
5、一般無淋巴結及肝脾腫大、無黃疸。
急性再障的治療
1、早期診斷和治療;
2、脫離和病因的接觸;
3、分型治療:對急性再障、慢性再障治療上應區別對待;
4、聯合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或藥物合用;
5、采用改善骨髓造血功能的藥物;
6、堅持治療:治療慢性再障,一般應堅持用藥半年以上,過早換藥可能影響療效;
7、維持治療:病情緩解后相當長的時間內需維持治療,這對鞏固療效有重要的意義;
8、加強支持療法,包括防治出血和感染的多種措施和必要的輸血;
9、考慮有無脾切除的適應證;
10、考慮骨髓移植的可能性。
石家莊裕華血液病腫瘤門診部提醒:急性再障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血虛、出血和外感發熱三方面。三者當中血虛是本,出血和發熱是標。治療時,在一般情況下血虛是主要矛盾,應重點治療。一旦出現嚴重的出血和發熱,則矛盾轉化,治療的重點應放在出血和感染上。血虛的治療,須按中醫辨證分型進行治療。
http://www.xmlkdq.cn/zaizhang/1474.html以上內容就是關于[急性再障的癥狀和治療分析] 的內容分享;栗建華主任告訴大家,中醫藥治療血液病有著廣闊的資源優勢。數十年來他探索了中醫治療血液病的途徑,經長期臨床研究,發現血液病的致病因素多為“邪毒”所致,如放射線、化學藥品,農藥、病毒、細菌等均為中醫“邪毒”范疇。在大量臨床研究基礎上,他提出“邪毒傷腎”的理論,創立了“解毒透邪、瀉實固本”,以促進骨髓造血功能的治療方法,打破了以往治療該病單一立論的傳統觀點,對不同疾病采取辨證辨病相結合,針對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為中醫治療血液病提供了系統的理論依據和治療法則,臨床上使病情得到了好轉。